top of page
搜尋

Vibe Coding 不怕AI,只怕你沒梗

  • 作家相片: Monica Tzou
    Monica Tzou
  • 7月26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ree

你是不是常在課堂上碰到這種情況:學生對寫程式提不起勁,但對心理測驗、梗圖、決定中午吃什麼倒是超有參與感?如果你也想讓學生進入「我不是在寫程式,我只是在玩」的 Vibe Coding 狀態,下面這三個專案,就是你教學現場的超能救援包。

🥡 專案一:今日運勢 / 午餐吃什麼 隨機產生器

(別小看這一顆骰子,它可是學生邁向自信的第一步)

專案簡介:做一個簡單網頁,按一下按鈕或重新整理,就會從你設定好的清單裡,冒出一個答案。可以是今天要吃什麼、今日運勢、下一杯手搖飲選哪家,甚至是「今天該不該翹課」。

為什麼這個超適合新手?

  • 🐣 零門檻入門:只要會讓網頁「隨機選一個」,其他都可以 freestyle。

  • 🎨 高個人化自由:清單可以自己改、主題自己選,從彩券號碼到「今天要不要告白」,學生超有感。

  • ⚡️ 立即見效,立刻上癮:改完、跑一次、結果出現 → 馬上分享到群組玩爆!

🔮 專案二:MBTI / 心理測驗產生器

(從選項中看見靈魂的走向,邊寫程式邊認識自己)

專案簡介:做一個小型問卷網站,使用者回答幾個問題後,根據加總、分支或比例計算,吐出一個人格分析結果。像是:「你是INFP,理想主義型」或「你在愛情中是觀望派」。

為什麼這個超有魅力?

  • 💁 學生自己都愛玩:MBTI、塔羅、戀愛類型測驗…這些本來就瘋傳中,改寫成自己做的版本更好玩。

  • 🧠 練邏輯但不悶:變數、條件判斷、累加邏輯全用得到,但不會讓人睡著。

  • ✍️ 內容主導,程式配合:會花更多時間在想題目內容跟分析文字,對文字派學生超友善。

🤖 專案三:AI 梗圖 / 語錄產生器

(讓兩個AI幫你合作生出爆笑又離奇的作品)

專案簡介:串接一個免費圖片API(例如 Picsum Photos),每次按下按鈕就叫一張隨機圖,然後在圖片上加上一句 AI 生成的廢話或雞湯語錄,例如:「每天都是新的開始,除了星期一」。

為什麼這個酷到爆?

  • 🤯 學生第一次感受 AI 對話性:不是在寫一個功能,而是在「指揮多個 AI 合作」完成任務。

  • 😂 結果超有趣,每次都不一樣:圖片跟語錄都是隨機,保證學生邊debug邊笑出聲。

  • 🔗 學習 API 串接的最佳起點:從 A 拿資料 → 在 B 顯示出來,就是這麼直白。

🧠 教學Tips|讓這三個專案更好玩:

  • 讓學生自己決定主題(午餐、心理測驗、語錄內容)會更有參與感。

  • 可以鼓勵學生互相「玩對方的作品」,形成展示週或「Vibe Demo Day」。

  • 若想進階,可以引導他們把這些專案上傳到 GitHub Pages,實作「網頁上線」的成就感。


Vibe Coding 的定義是:一種新興的軟體開發風格,開發者不再逐行編寫精確的程式碼,而是透過自然語言(像聊天或下指令)來描述他們想要的「感覺 (vibe)」、目標或功能,讓人工智慧 (AI) 來負責生成、修改和除錯大部分的程式碼。

 
 
 

Commentaires


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莫尼科技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