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AI 的兩種學習智慧:RAG (檢索增強生成) 與 微調 (Fine-tuning)

  • 作家相片: Monica Tzou
    Monica Tzou
  • 7月14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ree

當我們驚嘆於 Gemini、ChatGPT 這些 AI 工具的強大時,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浮現在所有希望利用這項技術的個人與企業面前:我們該如何「教育」這個聰明的數位大腦,讓它從一個「什麼都懂一點」的通才,轉變為能解決我們特定領域問題的真正專家?

這其中,蘊含着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哲學。為了理解它們,讓我們想像模擬一個熟悉的場景:一場歷史考試,題目是「請申論百年戰爭對歐洲社會的影響。」

面對這道題目,有兩種學生,他們代表了 AI 學習的兩條主要路徑:微調 (Fine-tuning) 與 RAG (檢索增強生成)。


RAG (檢索增強生成):開卷考試的博學家


第一種學生,我們稱他為「開卷考博學家」。他不依賴記憶,他的策略是「即時查找,精準回答」。

接到題目後,他的動作是:「學生本人不必背下整本歷史課本,但在回答『請申論百年戰爭的影響』時,他可以快速翻閱課本的相關章節,找出關於經濟、政治、民族認同等段落,然後根據這些找到的、白紙黑字的內容,組織成一段有憑有據、條理分明的答案。」

這,就是 RAG 的精神。

RAG 不會改變 AI 的內在。它是在 AI 回答問題的「當下」,先去一個指定的資料庫(就像那本歷史課本)「檢索 (Retrieval)」出最相關的資料,然後將這些資料作為「參考文件」,「增強 (Augment)」 AI 的回答。

  • 對企業而言:這代表 AI 不必「背誦」所有最新的政府採規或內部品質檢驗標準 (SOP)。但當需要進行產品檢驗或法務諮詢時,它能立刻「翻閱」最新的官方文件與內部手冊,確保執行的每個步驟,都符合當下最新的規範。

RAG 的核心價值,在於確保答案的「事實準確性」與「即時性」。它是一位永遠能找到正確參考資料的顧問。


微調 (Fine-tuning):專題研究的史學家


第二種學生,我們稱他為「專題史學家」。他走的是一條更為深刻的「內化養成」之路。

在考試前,他已經花了整整一個學期,甚至數年的時間,專門研究「中世紀歐洲軍事與社會變革」。他不只讀了課本,更精讀了無數的學術論文、原始手稿,並撰寫了數篇深度報告。

當他看到「請申論百年戰爭的影響」這道題目時,他幾乎不需要翻書。

知識已經「內化」為他的專業直覺。他能信手拈來地引用不同學派的觀點,分析戰爭對火藥技術、封建制度瓦解的深層結構性影響,甚至用一種充滿學術氣息的口吻來撰寫答案。他不是在「總結」書本,他是在「洞察」歷史。

這,就是「微調」。

微調是拿一個通用 AI,用一套特定領域的高品質資料,對它進行第二階段的深度訓練。這個過程改變了 AI 的內在,讓它學會了特定領域的思考模式、專業術語和判斷直覺。

  • 對一家研究機構而言:這代表我們可以用機構過去二十年最精華的學術論文與研究報告,去「培養」一個 AI。讓它「成為」一個懂得該領域專業術語、寫作風格與論證邏輯的 AI 研究員,能協助產出具有深度洞見的報告初稿。

微調的核心價值,在於賦予 AI「深刻的專業技能」與「內化的專家直覺」。它是一位真正的內家高手。


終極之道:當史學家獲准開卷考試


現在,想像最強的情境:那位經過多年深度研究的「專題史學家」,在進入考場時,還被允許帶上最新的考古期刊和學術論文(RAG 的能力)。

他不僅能憑藉內化的深厚學養提出獨到見解,更能引用最新的證據來佐證自己的論點,讓答案的深度與廣度都達到極致。

這正是「微調」與「RAG」的終極結合: 先透過「微調」培養出具備專業直覺的「專家大腦」,再透過「RAG」在解決問題的當下,為其提供最新、最精確的「事實依據」。

結論

無論是需要快速查找正確答案的「開卷考博學家」,還是需要深度培養的「專題史學家」,這兩種 AI 的教育方式都為我們打開了新的大門。理解它們的差異,並思考如何將它們應用於我們的挑戰中,正是駕馭 AI 時代、獲取未來認知紅利的關鍵所在。


(作者:莫尼團隊與AI)

 
 
 

留言


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莫尼科技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